加入收藏 | 手机版 | 我要投稿 | RSS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分享 > 特产创业

桑植县邹启锡养殖蜜蜂致富的创业故事

人关注

在桑植县刘家坪乡鹰嘴山村晒岭岗组有这样一位残疾人,凭着自己的毅力,专心养蜂,养出了一块“新天地”, 如今当起了“蜂”老板,去年,仅出售商品蜜蜂纯收入达10万余元,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“养蜂大王”。

桑植县邹启锡养殖蜜蜂致富的创业故事

“养蜂大王”叫邹启锡,现年50岁。9月3日,记者走进“养蜂大王”邹启锡的养蜂基地,只见一排排蜂箱整齐有序的摆放,成群的蜜蜂飞进飞出,一个个子不高、走路手脚不灵活的邹启锡正在来回穿梭查蜂群。

“养蜂不费力,只要掌握了关键技术,赚钱‘立竿见影’。”别看他是个残疾人,说到养蜂,他满肚子话。养蜂最关键的技术是控制住蜂螨。蜂螨是在蜂巢里专吃幼蜂的寄生虫,要在产种蜂前,把蜂螨全部消灭干净,他便摸索出了一套“断子治螨法”。
 
说到为什么看好养蜂这条路时,老邹腼腆地说,一次偶然的机会,在电视上看到养蜂可致富的信息,他立马联想到本地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植物蜜源富集,生态环境优越,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,适合养蜂。既然这样,自己为什么不试试呢?
 
说干就干。1988年底,邹启锡首先买来蜜蜂养殖技术方面的书籍,接着购回电脑上网查阅资料,后又跑到邻县、邻乡考察取经……当年饲养了4桶“东蜂”(称本地蜂),收获了100余公斤蜂蜜,收入了1000多元,于是便尝到了养蜂的“甜头”。
 
“规模小了,挣不到钱。”邹启锡回忆说。在接下来的每年里,邹启锡不断扩大养殖规模。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殖方法,称之为 “偷梁换柱法”,即一比一的繁殖。这种方法是利用蜜蜂识别固定方位的习性,将老蜂桶移开后,在同样的位置放一个新蜂桶和蜂王。靠着这种繁殖法,如今,他发展到120多桶蜜蜂。
 
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养殖中,老邹还解决蜂群多蜜源少的难题,改变采蜜的方式由原来固定式的采蜜变为移动式的,邹启锡风趣地称之为“追花夺蜜”。为采集更多蜜,他将100多桶蜜蜂拖到永定区青安坪“追花夺蜜”,赶荆条花、杯子花、柃木花等,直到越冬开春,赶完这里的樱桃花,再回到本地采花夺蜜。
 
致富不忘众乡亲,发动周围的村民与他一起养蜂,并将自己十几年积累的养蜂经验毫不保留全部传授给村们。目前,已带出徒弟30余人,免费为徒弟提供种蜂,到现场手把手的传授技艺。可如今,蜂业却成为当地村民发家致富的“空中产业”。
 
“‘空中产业’的发展,还促进了新农村建设,如今村民加大了对村容整治和公益设施建设。”该乡党委书记向春莲进村来介绍,养蜂业对生态环境要求很高,促使群众自觉地对山林进行保护,从养蜂中尝到甜头的村民还有意识地在山上补种蜜源树。
 
“养蜂业不争田、不占地、投资少、见效快,充分利用林地资源,做大做强“空中产业”,”在回来的路上,邹启锡满怀信心地说,下一步他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,扩大养蜂业,计划组建“桑植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”,建立蜂蜜加工厂,使全县的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实惠,真正让桑植“东蜂”飞舞九天,不断“酿造”甜蜜的幸福生活。
上一文章:高要市陆桂清种植粉葛致富的创业故事
下一文章:道真县陈天权种植猕猴桃致富的创业故事
相关链接
分享导航
| 特产优惠 | 特产故事 | 特产攻略 | 最特产 | 美食知道 | 特产创业 |
推荐文章
热门文章
  1. 褚时健和老伴马静芬在哀牢山种植橙子的创
  2. 海林市刘晓军养殖黄牛致富的成功故事
  3. 余姚市沈岳明养殖甲鱼致富的创业故事
  4. 绥阳县周广鑫养殖黑山羊致富的创业故事
  5. 万荣县王英养殖黄牛致富的创业故事
  6. 青川县王光模养殖娃娃鱼致富的创业故事
  7. 金湖县大学生村官杨阳养殖泥鳅的创业故事
  8. 内江市钟国平、卢剑养殖小龙虾的创业路
  9. 金湖县李树松养殖甲鱼致富的创业故事
  10. 王平养殖生态鸡的成功创业故事